
節目筆記
今年清明節,疫情的反覆導致很多人都沒辦法回家,去完成這個屬於回憶的日子。在收集這些故事的過程中,雖然有很多的眼淚,但更讓我們感到驚喜的是:這份思念激發出了所有人的表達欲,每個人的故事都有無窮回味。
也許這是死亡之於我們的另一層意義,它讓我們變得感性,讓我們有能力將無形的情感變得有形,變成味道、聲音、變成被深愛過的無數證明。
生活#
乒乓小將#
這周天氣屬實不錯,臭皮匠開啟了運動新副本 —— 乒乓球 🏓,只是上手玩玩兒的話沒想像中難,第二天就可以悠閒地來來回回了,玩兒起來可真有意思啊,以前怎麼就不會呢!
讀書日有書讀#
四月裡一直想讀的書就是這本《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四月初有天夜裡心煩意亂睡不著,便在平板上翻看了幾十頁,沒想到直接就被這種日記體以及其中傳遞出的細膩與真切吸引了,一種又遇到了一本適合我的好書的竊喜感隨著翻動不斷湧上心頭;後面一直想找個恰當的時間好好閱讀一下後面的內容,在四月中的某日晚上我就鬼使神差地想要早起到江邊去看書體驗一番,次日下午才得知原來恰逢世界讀書日,怎一個巧字了得!
這書說來不厚,但我卻看得極慢,它有種讓我放下速度逐字逐句慢慢思索的力量,有些片段的描寫會直擊我的心靈,讓我有片刻的失神!斑駁的光影散落,不遠處的輪渡駛離,伴隨著鳥兒們叽叽喳喳的談話聲,我的目光隨著文字上下左右,就在這布滿焦躁的四月中我如此偷得了一個平靜的清晨。
附:不知是不是蚊子先生們也看得入了迷,我的皮膚竟沒受到它們的青睞,實為喜事一樁!
後續:在我的推薦下,Pyy 在五一回家路上看了這本書,一開始的錯別字太多給她造成了一些閱讀障礙,不過她有找到一個好方法,那就是聽書!確實欸,因為書裡的錯字都是同音錯形,聽的話就不太會受干擾了,偶像不愧是偶像!>> 當然,看也有看的好處,畢竟最後他又開始寫錯字的時候也是很衝擊人的情節點~
郝芸琪舞團#
近期最開心的一天啦!假期裡因為心中苦悶,跑去 zsq 那裡打球,去深圳打疫苗的 pyy 也剛好返程直接聚合。大家一起打了乒乓球、羽毛球,最後還傻傻地跳了毽子舞,郝彭張組合順利轉型郝芸琪舞團,出道!
一起吃完晚飯,剛好下暴雨,就去逛了下商場,免費聽街頭 DJ 唱了幾首歌,趁著雨歇間隙順利回家。Yeah,果然好運氣!
再次,非常非常開心的一天 😊!
培根金針菇卷#
這道菜看起來很好看,吃起來也很好吃,但其實做起來超級簡單,一口一個超級開心 😊
- 醬汁調製:碗中加入
生抽
、老抽
、耗油
、白砂糖
、淀粉
及半碗清水
攪拌均勻備用;- 主材準備:
培根卷
從中間切開,金針菇
洗淨撕小條,培根把金針菇卷起來;- 熱鍋放油,放入
豆瓣醬
和蒜末
炒香,放入培根卷煎 30 秒定型後再翻面,再倒入醬汁焖 5 分鐘左右,裝盤撒上蔥花
即可。
夏日限定冷湯麵#
清明假期最後一天,看到冰箱裡的東西都被清的差不多了,就出去買了趟菜,看到超市裡菜的品類逐漸增多,意識到了先天來了呢,正是時候來碗冷湯了!
絮叨了一波少年時的關於冷湯的場景,回憶可真美好啊!一口吃下,咽下的是那一家五口圍坐圓桌吹著風扇看著電視吃完隨便一躺便能一覺睡去的無憂無慮的日子。
捕獲#
麥兜搞 IT#
在刷推時有刷到 麥兜 在推銷自己錄製的教程視頻,他發推說很自信這是講的最好的最清晰的 Git 打基礎教程 —— 《Git 基本原理介紹》,於是我就本著不看白不看,看了不吃虧的精神被忽悠進了他的 YouTube 頻道。瀏覽完之後,不得不說,這家伙講的是真不錯,既有邏輯條理而又通俗易懂,不是那種浮於表面的抄錄黨,娓娓道來之間能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講述得清晰明瞭,著實不錯!
看完視頻後,可以再對照 廖雪峰的 Git 教程 進行實操演練,後續如需精進就可以直接瀏覽 官方文檔 了。
看得出來,他是有較好的講課基礎的,目前的教程還比較針對初學者,他的 Win10 開發環境搭建、Python 正則表達式、Git/GitHub 最佳實踐、Docker 入門分享 等視頻教程也比較適合剛入門的人進行相關領域的初步了解,抓緊偷師哈哈哈!後續不知是否會引流成功之後進行賣課 🤔,如果內容保持優質的話,我倒是不介意加入會員群哈哈哈!持續關注,Ding ~
Git/GitHub#
上面有提到看了麥兜的視頻後,算是以視頻形式初步了解了 Git 的相關原理,這周有跟著 廖雪峰的 Git 教程 進行實操演練,在學習了原理的前提下不斷地重複逐漸熟悉每個命令才能內化為自身的本領。
之前一直在用,但都是很零碎粗野地自學的,確實有很多點沒有注意到,也不太清楚具體設計思路,這次算是一個系統性的補課了。
見聞#
清明・人・連接#
因防疫要求,今年的清明很多人不能回到老家去祭祖懷念,但科技、生活方式的改變也讓人們的思緒有了其他的依附地,它可能更加私人化,同時也更顯誠摯 ——
- @糾啊:不小心聽到彩虹合唱團那首寫外公的歌,15 年過去了,依然每次看到這兩個字就會開始哭。20 年初肝動森,上手後第一件事就是給外公外婆做了這個小小的墓園。希望他們可以在鮮花環繞的小山坡上,欣賞最美的月亮。
可能表達的方式有所改變,但想表達的心情不曾有半分衰頹或遺落。
時代中的一粒沙#
@yihong:
還有多少人在意數字本身?
還有多少人在意病毒本身?
還有多少人在意在意本身?
關於疫情,如果不是精心搜索我看不到任何關於病毒本身、措施本身的任何科學嚴謹的研究,滿目充斥的只剩攻訐與鬥爭,給人的感覺是似乎一切合理性都來自於專家的發言,一切的合法性都來自於高層的授意。你的行動不是來自於你的認知,而是成了在貫徹一種不可觸的意志,這種感受會給我一種巨大的侵噬感與無力感 —— 就 “宇宙中的一個人” 成了 “時代中的一粒沙”,有種個人非人的意味添雜其中如鯁在喉。
關於防疫措施,我無法確認當前階段每種選擇有沒有問題,也不知道各自階段終極的目的性都是什么,但實施的方法肯定有問題!清零也好,共存也罷,理應都是各自考慮自身情況衡量過後做出的選擇。不應當看到一個詞就理所當然的認為就是這樣的 —— 看東西一方面要注意不要輕易設定立場,要多思考一下他的詞句運用是否貼切屬實,污名化的操作往往用一個似是而非的詞就將事實一筆帶過,而我們往往是不會多想一下這個詞是否貼切的,只會就這個詞和被描述者的形象潛意識裡聯接起來。
@apiSchaan:我其實不太理解說海外 “躺平” 的,這兩年多來,疫苗的研發推廣工作、公共衛生的共識教育、政府給居家辦公及受影響的產業界巨大的幫助、醫療資源特別是對易感群體的保障、社會中所有人對新形態的尊重、在異見者如反疫苗者間耐心的平衡,做了非常多啊。
做出選擇只是第一步,你為了實現你的選擇要做出的實際就該有一致性,有時候啊最忌左右搖擺,這樣一旦卡在中間,兩頭不得,失去的反而比任何單一一種都要多;同時也應該有前瞻性,做這種選擇之後的主要行動不應該是事到臨頭的臨危受命,應該做出恰當的方案去預判會出現的各種情況,去才是真真正正的考慮抗疫,而不是簽些軍令狀做些完成政治任務的把戲。
思索#
與更多書結緣#
最近真的和書很有緣,先是閱讀了《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對這種刻畫細膩的心理學類小說產生了很大興趣,也對這種日記報告體裁的創意大感驚艷!

《獻給阿爾吉侬的花束》講述了心智障礙者查理・高登在接受腦部手術之後,由智能障礙急速躍升為無人可及的天才,而後又因手術副作用而衰退變回智能障礙的過程。這部作品的特點是用日記體的方式,以查理的第一人稱視角敘事。遣詞用字、思維方式會隨著實驗中他的心智變遷而呈現出顯著的差異。1
看了 yihong 的推文曬的淘書照片後也對其中的一本《雕塑家》 產生了興趣。某個午后在圖書館借閱後在海心沙亞運公園的綠地上,對著珠江與廣州塔,吹著和風,看完了我的第一本圖像小說,也對 後浪出版・後浪漫:圖像小說系列 這個後浪出版社的子品牌系列首次相識,初印象不錯,期待後續有更多接觸聯繫呢 😋。
一個關注的推主近期也專門發了篇推文,推薦了自己喜歡的社科學者 —— 項飆。
@Mier: 超喜歡項飆這樣的社科學者。最近看了他很多訪談,也正在看他那本《跨越邊界的社區》,感覺他很務實、平和、熱忱、有洞見力,他探討的也是真正能觸動我心靈的話題,既有學者的技術力、又有知識分子的關懷。我感覺他在很漫長的時間尺度上不斷學習、觀察、討論、平和地否定,是我心目中理想的人類學家了。
是我未經探索的領域,是我未曾認識的作者,有點兒期待(搓手手),想讀!
來點兒小改變#
-
小鶴雙拼
其實之前有兩三次嘗試過雙拼,但每次都堅持的不徹底,這周看到推上有人說起這個話題,一下子又激起了我的小小心火!這次為了能夠堅持下來,我的改變這樣進行……我的具體做法是這樣子的 —— 首先得益於那幾天工作比較得閒,我先在臭皮匠群裡公布了我要雙拼的消息,並用公司打印機打印了一份對照表放在顯示器下方,那天的整個下午我都在不斷地用雙拼打我看到的任何信息,群友也找來出師表、岳陽樓記等課本名篇讓我來練習 🤣。在下班的時候我不知道我已經打了多少字,但我確實從一開始的每敲一個字都要去看一眼對照表,變成了不看對照表可以敲出每一句話。這個過程中我沒有去強行記憶什麼,就是不斷地打字,重複這個過程,量到了之後一切自然而然的就記下了!雖然打字速度很慢,但我可以做到用雙拼完成任何我之前可以做到的事情了。於是一切順理成章,我將自己的一切設備的輸入法都改成了雙拼,經歷了一周我也可以做到及時有效地回復了,當然速度的提升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與熟悉。
🎈 有些東西的掌握靠的是剎那的習得與領悟,而有些東西的掌握需要的是不斷的練習與重複